宣布造车之举
今年三月末,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已是领军企业。在一场发布会上,他们高调地宣布了进军汽车制造业的计划。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小米公开表示,将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作为初期投资,并在接下来的十年内持续投入100亿美元,这样的巨额资金投入,充分展现了他们造车的坚定决心。
这一决策非同寻常,彰显了小米在拓展业务领域的长远视角。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雷军实地探访
发布会结束后,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变得十分繁忙。他频繁往来于国内众多汽车制造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他致力于寻找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为小米进军汽车领域探索合适的道路。
雷军在考察过程中,对行业内各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逐一进行了深入了解。他明白,制造汽车与生产手机截然不同,每一个小细节都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否。
前期合作传闻
在小米正式宣布涉足汽车领域的前一个月,已有传闻传出,称小米有意与一家汽车企业携手。这一消息一出,两家均拥有草根起家背景的企业股价迅速攀升,从中不难看出市场对于这次潜在合作的强烈期待。
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消息传来,小米有意向收购宝沃。不过,最终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据说,问题出在价格上,而且宝沃除了生产许可,能提供的资源不多。因此,雷军最终决定不再进行收购。
上汽总部现身
7月9日,嘉定上汽乘用车总部出现雷军。这距离上汽董事长宣布“不与华为合作”的消息,尚不足两周时间。
雷军此次露面,众说纷纭。小米拥有充足资金和流量,谈判时底气十足。或许是在研究上汽的汽车制造经验,为自身的汽车计划做铺垫。
收购科技助力
2017年,DeepMotion深动科技应运而生,专注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研发视觉驱动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随后,公司被小米集团收购,随之而来的是一支20人的团队并入小米。
小米造车得到了技术保障。雷军通过微博亲自发起招募,寻找500位自动驾驶领域的顶尖人才,这充分体现了小米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极大关注。自动驾驶技术是推动未来汽车行业进步的核心要素。
代工地点猜测
江淮汽车以前帮蔚来制造过汽车,现在据说要给小米造电动车。这个消息在上海、北京、武汉这些地方传得比较可信,因为那里的土地价格很高,建厂的投资成本相当大。
合肥在投资决策上颇具慧眼,之前对蔚来公司的投资成效显著。若小米公司最终选择在合肥设立基地,这似乎是件合乎情理的事情。然而,若小米计划在今年一月份启动造车项目,那么其首款车型的上市可能还需三四年时间,至于新能源市场的未来走向,目前尚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