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资央企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政策执行、产业规划、经济贡献等方面,它们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了自贸港的迅猛发展。
平台公司引领发展
2019年,招商局集团及其地方国有企业合资成立了招商深海平台公司。该公司负责开发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核心园区,并致力于产业招商等任务。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模式,科技城正快速推进。目前,招商三亚深海装备产业园二期等项目正抓紧推进建设。
我国大型国企集团聚焦核心园区进行工作,有效运用资源整合的优势。新设立的平台公司表现优异,不仅为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还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汇聚于此。
产业集群战略布局
自贸港的优惠措施吸引国有企业和央企投资海上风电等千亿产业集群。这些投资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进步,还为海南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力,提升了海南在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力。
该战略规划紧扣海南产业发展需求,与国家能源发展方针一致。推动海上风电等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优化海南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油气资源开发贡献
中国海油是海洋能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力量,在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18年海南自贸港成立以来,其海南分公司作为首家入驻并运营的央企区域总部,对海南的投资及税收等方面的经济贡献持续上升,因而获得了“海南省的忠实合作伙伴”这一称号。
海南凭借海油的持续开发,能源行业的经济规模得以扩张,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坚实的支撑。此外,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技术也有了显著进步,这进一步促进了海南海洋经济向更高阶段迈进。
战略合作纷纷落地
海南省政府与55家央企建立了实实在在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内容丰富,覆盖了海南自贸港的四大支柱产业和全球500强中的央企。像中国电科、中国中铁这样的企业把它们的区域总部放在了海南,成为助力海南自贸港总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众多大型央企的落户,给海南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丰富资源,助力产业实现升级与转型。区域总部的设立,优化了海南的营商环境,提升了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园区建设项目推进
在海南文昌的国际航天城,我国航天科技集团与海南省共同出资,设立了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正在建设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基地。与此同时,招商深海平台公司投资的项目也在加紧推进。
海南园区的建设提升了当地基础设施水平,也给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商业航天发射场的设立,标志着海南航天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吸引了众多航天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前来聚集。
产业“神通”夯实基础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自贸港的关键产业领域各显神通。尤其在旅游和消费方面,去年10月底,中国旅游集团在海口设立的国际免税城正式启用,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为海南的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项目依托央企在产业及资金方面的优势,促进了产业的共同发展。免税店提升了海南旅游的吸引力,推动了旅游和零售等行业间的融合,从而增强了海南的产业竞争力。
看完对国资央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闻报道,你认为哪个行业未来潜力巨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