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利率走向
2020年第一季度,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下降。尤其是隔夜信用拆借利率(IBO001),一度跌破了1%。但在此期间,货币市场的主要利率却三次明显上升。以1月15日为例,受节假日影响,R007较前一天上涨了53个基点,达到了季度最高值,即3.55%。
非高峰期,多数主要货币市场的利率普遍在寻找底部,波动中显现出下降态势,这揭示了市场资金的整体状况。这种利率的变动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和市场投资活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市场成交情况
交易量各有差异,货币市场交易量有所减少,与其他市场的增长形成强烈反差。一季度内,债券市场和利率衍生品市场交易量却有所上升。具体来看,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和同业存单位列交易品种前三,成交额分别为19.7万亿元、9.4万亿元和9.4万亿元。这些债券在市场中的比重分别是40.4%、19.4%和19.2%,这一比例显示了各类债券在市场中的关键地位。
货币政策特点
三月,美联储接连出台多套举措,旨在减轻美元流动性紧张。我国央行在本月的货币政策上保持了稳定。在此期间,中期借贷便利(MLF)和不同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与上月持平。不过,在月底(30日),逆回购利率小幅下调了20个基点。我国的货币政策拥有足够的弹性,可根据国内经济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Shibor变动状况
一季度结束时,Shibor不同期限的利率普遍比去年年末降低了,降幅在8到115个基点之间。特别是2周以上的品种,利率下降了大约100个基点。这种Shibor的变化方向,与货币市场整体利率下降的趋势相吻合,同时也直接反映了短期资金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情况。
国债收益表现
春节过后,交易首周便受到疫情引发的避险情绪影响。2月7日,5年和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与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相比,降幅超过了20个基点。从3月中旬至季度末,美元流动性由紧张转为缓解,5年和10年期的国债收盘收益曲线先升后降。一季度末,1年、5年和10年期的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降至1.73%、2.35%和2.59%,较去年底有显著下降,同时10年期与1年期的期限利差也有所增加。
境外机构交易情况
在观察不同时期的数据后,我们注意到境外机构在债券市场的交易表现各异。进入3月,与前两个月相比,出现了少量净卖出情况。具体分析,1月至3月期间,现券的买入与卖出比例依次为1.2、1.5和1.0。尽管如此,3月份境外机构的买入量较上月增长了21.9%,这说明即便有卖出动作,境内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资产价值仍对境外机构具有吸引力。另外,3月底的卖盘活动趋于平稳,这一变化与美元流动性波动的时间点相吻合。
大家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市场情况有何看法?这样的状况可能对未来的金融市场产生哪些深远的效应?欢迎留下你们的意见、给予点赞以及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