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刹车门”起源
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起大家熟知的“刹车门”事件。在此之前,丰田在美国市场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却也埋下了“刹车门”的隐患。从2005年到2008年,丰田的销量迅速攀升,但同期召回的车辆数量也较多,最终在2009年引发了那起事件。
丰田“刹车门”后的舆论与民意
调查显示,丰田听证会结束后,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下降,约半数消费者开始质疑丰田,近半数消费者表示未来将不再购买丰田车。尽管有近四成美国人觉得丰田在丑闻后表现尚可,但仍有三成多的人对其评价负面,丰田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遭受重创。
丰田的处理态度
丰田章男进行了所谓的“深情”道歉,但人们对其真诚度持怀疑态度。不过,相较于其他应对方式,他的这一举动多少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产经新闻》在社论中支持丰田召回汽车以重建信任的措施,丰田此次道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和用户的不安情绪。
特斯拉“加速门”现状
上海车展出现了一起维权风波,之前“加速门”问题也多次被曝光,受到了媒体的普遍批评。特斯拉在中国遇到的挑战与丰田过去在美国所遭遇的情况颇为类似,但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并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而全球副总裁陶琳在事件发生后所展现的态度和言辞,普遍被认为不够真诚。
特斯拉侥幸背后
3.15晚会上没有提到特斯拉,国内媒体普遍认为这是运气不错。然而,特斯拉似乎并未真正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也没有充分利用这种“宽容”带来的机会。目前的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善,消费者的信任感仍旧没有恢复。
特斯拉价格策略问题
今年初,特斯拉在中国推行了一种较为大胆的定价方式,降价次数频繁。这种做法确实需要我们仔细考虑。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特斯拉若要在我国市场站稳脚跟,可能还需采取更为稳妥的策略。
当前遇到挑战,特斯拉正面临“加速门”的难题,能否像丰田过去那样在逆境中扭转局势,目前还无法确定。若您对此有想法,欢迎留言分享。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