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是各个年龄段都关注的重点,不论老少,购车时都会将此作为重要考量。尽管大家更重视被动安全,但主动安全同样不容忽视。它关乎事故发生前,驾驶员如何规避风险,而车辆的硬件支持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操控性能便是其中一大议题,值得深入讨论。
车辆被动安全受重视原因
以前,许多人购车时只看重被动安全。这或许源于人们的惯性思维,总担心最坏的情况,一旦遭遇事故,车辆的坚固性便是救命稻草。这种现象不受年龄限制。比如,我们父母那一代,历经磨难,更觉得购车需有坚实的保障,因此对汽车的车身结构、防撞设计等被动安全方面要求颇高。如今,许多年轻人购车时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被动安全出色才是好车,这其实并无不妥,因为生命至上。然而,仅仅关注被动安全还不够全面。
需考虑到万一出现意外,同时也要思考怎样防止意外发生。很多人以为买了车,被动安全就有了保障,可若能在路上巧妙避开风险,便无需走到那一步。
主动安全靠操控
在主动安全领域,操控性扮演着关键角色。以重型卡车和轿车为例,轿车在操控上更为便捷。一旦遭遇险情,轿车能迅速作出规避。操控性能优越,车辆的适应性就更强。汽车行业有麋鹿测试,这是评估车辆安全性的标准。目前,许多中大型车型在这方面表现突出。比如宝马,其普通车型的操控极限相当高,颠覆了以往对车辆操控的认知。操控得当,驾驶员在面临危险时能迅速躲避,车辆也能迅速作出反应,这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并非所有车辆都具备这样的特性。有些车辆虽然在被动安全方面采用了众多技术,但在主动安全方面却表现不佳。例如,有一款车型在经过南浦大桥的连续弯道时,悬挂支撑力不足,驾驶员很容易产生被甩出的感觉。在专业绕桩测试中,该车型也出现了明显的侧倾现象,其过弯极限并未达到同级别车型的标准水平。尽管该车型的顶级配置在被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但在主动安全方面的表现却无法令人满意。
沃尔沃的矛盾点
沃尔沃车辆始终强调行车安全。在测试中,车辆极限性能表现良好,对道路的感觉十分敏锐,能在危险时刻提供稳定的操控支持。然而,沃尔沃车型在真实驾驶时,却显得缺乏活力和激情。或许是因为北欧人过于重视安全,未能将这种安全性转化为操控上的优势,以提升驾驶者的体验。若沃尔沃的工程师能改进驾驶时的运动感受,那就更好了。这也反映了当前许多车辆存在的矛盾,即在安全与驾驶体验之间,尚未实现完美的平衡。
沃尔沃在某些安全配置上可能对车辆操控性能做了限制,以保障安全而牺牲了部分操控灵活性。这样的安全设计是合理的,却也可能减少了驾驶者享受驾驶乐趣的可能,甚至在紧急避让时,可能会影响操作反应的敏捷性。
提升驾驶技术的重要性
提高驾驶技能同样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切勿在道路上随意高速行驶,而应认真掌握赛车技巧,这对日常驾驶大有裨益。驾驶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诸如天气突变或驾驶员精神状态不佳,均可能造成事故。若驾驶技术高超,加之车辆安全性高,便如同拥有双重保障。比如,当路上突然出现行人或动物时,驾驶技术高超者能保持冷静,准确地进行避让,同时,车辆操控性能良好也能及时响应驾驶者的操作。
车辆即便装备了高级的安全系统,若驾驶员技艺不佳,紧急时刻可能仍无法作出最恰当的反应,危险依然存在。此外,高超的驾驶技巧不仅能应对紧急状况,还能在日常驾驶中降低车辆磨损,比如恰当的刹车和油门操作、合理的换挡等,都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主动和被动安全的协同
汽车的安全性能分为主动和被动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仅靠被动安全,就像是遭遇攻击后才进行防御。而有了主动安全,就能在危险发生之前进行抵挡。若再配合高超的驾驶技巧,这三者便构成了一个稳固的铁三角。例如,当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检测到前方有碰撞风险时,会及时提醒驾驶员。驾驶员凭借精湛的驾驶技艺,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同时,车辆良好的操控性能使得这一操作得以实现。即便如此,还有被动安全作为最后的保障。
购车时不能只关注一个点,不能认为只要被动安全好就足够,也不能只看重操控而忽略安全。需要全面考虑,观察车辆在主动与被动安全结合上是否做到位。
对车辆安全发展的期待
我们期待汽车在安全性能上能有更大提升。不仅要强化被动安全设计,还要增强车辆的操控性和主动安全能力。汽车制造商不能只关注单一的安全领域,而应全面兼顾。正如之前提到的,沃尔沃若能改善驾驶的动态感受,那么所有汽车厂商都应探索如何在安全、操控等多方面取得平衡。这样的努力最终会惠及消费者,同时也能降低道路事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