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辉煌不再
2021年,轩逸的销量高达51.3万辆,其低油耗和舒适的乘坐体验让它登上了我国汽车销量榜的顶峰。但如今,它的处境如同日系车行业的缩影。新能源汽车和本土品牌汽车正迅猛发展,昔日的行业巨头在市场变革的冲击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日系车正逐渐被其他车型所取代。
日系车被替代趋势
新能源汽车正慢慢取代燃油车,国内汽车品牌正逐步占据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这种转变在行业内越来越显著。例如,比亚迪宋DM-i这类混动车型颇受欢迎,而与此同时,日系燃油车在市场上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负责人巩旻指出,我国汽车企业在本土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一半,其中电动车的比例更是超过了八成。预计到2030年左右,电动车在市场中的份额将接近八成。
市场份额降幅显著
近三年,我国日系车在市场上的份额有所减少,2020年的24.1%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7.6%,减少了6.5%,这在众多车系中尤为突出。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许多国外汽车品牌的份额也有所下降。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缩水,而豪华品牌的表现则相对保持稳定。
二手车保值率下滑
2022年,财经汽车报道指出日系车三年后的保值率高达79%,但到了202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骤降至67.52%,降幅接近12%。过去,日系车以其稳定的售价和市场份额的稳步上升,在二手车市场颇受欢迎。然而,如今保值率的下滑也暴露了其在市场上的某些短板。
混动车型冲击
近两年,在日系燃油车市场中,插电混动车型扮演了关键角色。自2022年起,这类车型的市场增长迅速。它们的售价与日系车的主流价格相仿,且购买及使用成本较低,因此广泛取代了日系燃油车。与此同时,日系车企在推出新车方面表现一般,主要销售的还是那些久负盛名的老款车。
车企转型举措
中国汽车报报道,五月份新上市的超级混合动力奇骏在北京的预订量超过了300辆,部分车型暂时缺货。雅阁推出了第11代新车,同时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东风本田宣布将迈入智能电动车领域,计划从2027年开始不再生产燃油车型,并计划到2030年推出10款以上的纯电动车型。
日本汽车品牌正面临销售困境,不过它们在品牌和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依然存在。新能源车型市场的不断扩张,使得这些品牌有机会重新找回销售活力。您觉得它们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期待您的观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不妨点赞并转发给更多的人!